癌症治療的新思維 (上)
文/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 彭汪嘉康 院士
(轉載自《科學人》雜誌2003年11月號)
世界每個角落到處都充塞著與癌症搏鬥的人群,更多人周遭的家屬、親友因為罹患癌症而離開人世。自1982年起,癌症在台灣已連續21年蟬連10大死因之首,最令人擔憂的是癌症罹患率已由1982年時的15479人,至2000年的56323人,呈現幾乎四倍的成長率。而目前根據衛生署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,平均每15分18秒,癌症就奪走一條寶貴的生命。所以,不論是癌症的發生率或死亡率,都呈逐年上升的趨勢。如何提供有效的防制及治療方法,已成為當今維護國民健康的首要課題。
hvandhitv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癌症病人的心理反應及支援
文/張小玲、梁麗麗
近年來對癌症病患身心醫學的注重,認知癌病情緒反應是人們面對危機的一種自我防衛心理;若能得適當支援和輔導,對其有莫大裨益。生理和心理學報告顯示,緊張會降低人體對異常細胞的抵抗力,引起荷爾蒙不平衡,助長惡性細胞。長期心理情緒困擾,壓抑人體免疫系統,病患容易感染,減低抗癌能力,協助癌症病患及其家屬了解心理情緒問題,可幫助提高抗病能力。
癌症病人心理反應可分為三階段:
hvandhitv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癌症末期病人照護
台北榮總護理部 張靜安
93年9月3日
根據統計上顯示,癌症末期病人身上同時遭遇3-4種的症狀困擾,好的症狀處理是能讓病人身體的不適症狀減輕,獲得舒適,病人的生活品質才能提高。癌症末期病患一般常見的身體症狀有:疲憊軟弱無力、疼痛、呼吸困難、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失眠、便秘、咳嗽、水腫、口臭口乾、傷口臭味分泌物、腹脹、吞嚥困難等。
hvandhitv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癌症末期病患社會資源知多少
台北榮總安寧居家護理師 楊 琪
癌症末期病患與家屬從抗癌的歷程到最終走向癌症末期,常面臨許多困境與挑戰,如果能有足夠的資訊與社會支持系統,相信就能夠減少與降低恐懼與無助感。為增進癌症末期病患與家屬對自身權益與資源的瞭解,進而妥善運用,以期協助末期病患在有限的時間裡,可以享有最好的生活品質,使生命劃下完美的句點。以下針對癌症末期病患常用的社會資源作介紹。
一、 癌症末期病患的福音-「全民健保」
hvandhitv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電 腦 刀
腦瘤除了開顱手術,以往有X光刀與伽瑪刀可選擇,但近年來則有電腦刀,電腦刀與X光刀類似,同樣使用直線加速器來打擊電子,激發出輻射線。
hvandhitv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電腦刀(Cyberknife)治腦瘤 療程僅3天
 |
醫護人員以手上的球代表人頭,
模擬患者進行電腦刀治療情況。
|
hvandhitv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癌症病人如何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
王麗民營養師
良好的營養狀況,對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。一個人如果無法正確的攝取食物,是不可能維持身體的健康。所以,良好的營養與飲食不僅提供了身體能量來源,更是我們身體組織進行修補所不可或缺的。對癌症病人而言,良好的營養更是必要的,因為身體對抗疾病侵襲時,具有營養價值的食物是對抗疾病的最佳工具,所以癌症病人需要比一般健康的人攝取更多的營養。這些額外的營養價值可避免身體虛弱,修補已受傷的組織,以及增加免疫系統能力。
一、 癌症病人常有的營養問題:
hvandhitv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